雷竞技

陕西工人报:百炼成钢的“双料”技师

宣布时间:2024-07-31 来源:电力运营 作者:电力运营
分享到:

2005年加入全国央企职工技术大赛获评优秀选手、2020年荣获陕西工业工匠人才称呼、2023年获评西安市卓越技术技术人才……

掀开陕西能源电力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力运营公司)渭河项目部焊接专业工程师赵红喜的简历 ,不难发明 ,他用焊枪焊出了闪光的人生历程。

与徒弟的“双向奔赴”

7月23日 ,记者拨通赵红喜的电话。因为已经相互熟稔 ,一开口记者便问:“赵师傅好 ,大检修结束了 ,最近忙什么呢?”

“小张你好 ,我正带着徒弟‘啃骨头’呢。哈哈!”从传来的嘈杂声中可以判断 ,那边讨论正酣。

挂断电话 ,记者想起第一次见到赵红喜时的情景。2023年5月 ,记者前往电力运营公司渭河项目部采访省级技术能手雷震 ,他以“雷震师傅”的身份接受辅助采访。

“别怕 ,问什么你就说什么。”徒弟紧张 ,他慰藉;“适才说到技术竞赛了。”徒弟卡壳 ,他提示;“镜面焊利用镜子的反射成像 ,与实际焊接偏向是相反的。”徒弟没说透 ,他增补。

“手把手教 ,有耐心”“能一眼看出症结所在”“凭据他说的操作 ,准灵”“我眼中的全能师傅”。这是陕能技术能手杨健对师该魅赵红喜的评价。

赵红喜的“收徒生涯”始于1995年。如今 ,他已经带出60多名徒弟 ,其中5人先后获“陕西省级技术能手”称呼。他不但将自己的经验和技巧毫无保存地教授给徒弟们 ,还领导他们在种种角逐中屡获佳绩。

雏凤清于老凤声。提起徒弟 ,赵红喜目光炯炯 ,言辞之间难掩自豪与欣慰:“他们比年轻时候的我强多了!未来一定会生长得更好。”

透过赵红喜的眼神 ,记者似乎看到当年那个同样意气风发的年轻人。那么 ,就让时间回到1987年。

路难走 ,总要坚持

1987年 ,18岁的赵红喜拿起焊枪 ,成为一名电焊工。

学徒的路总是难走的。“焊条跟钢板一接触就‘砰砰’响 ,手一直颤抖 ,连焊接的点在哪都找不见。”追念第一次上手焊接时的情形 ,赵红喜影象犹新。

有很长一段时间 ,他都停留在找不到焊接点的尴尬处境中。“第一步就摔倒了 ,是不是不对适?要放弃吗?”看着一起进厂的同事已经能独立完成焊件了 ,他在焦灼中无数次问自己。

学习技术 ,成为工人——20世纪80年代 ,这样的就业思潮是主流。受其影响 ,赵红喜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庆幸的技术工人。

“照旧坚持下去吧。”为了实现梦想 ,赵红喜开始艰苦训练。手抖 ,就在手腕处挂上沙袋进行负重练习;找不到焊接点 ,就先用细钢丝牢固好 ,再操作。

“一个行动重复几百甚至上千次 ,就会变得无比枯燥。”他说。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经过多年不懈努力 ,赵红喜从连焊枪都端不稳的“小白”生长为“双料”高级技师——他是电力运营公司唯一一个同时获取“焊接”和“热处理”两大专业高级技师证书的人。

挑好继续与立异担子

今年4月 ,记者第二次赴电力运营公司 ,采访集中大检修事情。

在渭河项目部“匠心墙”上 ,记者看到了这样一行字:赵红喜接纳留口观焊、内外相连的焊接工艺开创了燃烧器水冷套焊接的乐成案例;所担负的2万多个焊接、热处理等焊口 ,及格率均达100%。

“我不懂专业问题 ,怎么理解这些?”记者问。“理解为赵师傅很精彩就行。”渭河项目部经理喻继峰诙谐地回覆。

精彩的背后 ,是责任与继续、探索与立异。

2014年4号炉燃烧器水冷套泄漏抢修、2016年中温再热器泄漏抢修、2022年青海大通电厂品级检修……在多次紧急抢修中 ,赵红喜不但能扛事、敢向前 ,还可以用最快速度找到排除故障的要领 ,包管设备如期正常运行。

如何通过技术立异推动企业生长?2021年12月 ,以赵红喜的名字命名的劳模工匠立异事情室建立。

劲头无限不知疲。今后 ,赵红喜带着12个徒弟 ,全身心扑在了难题攻关、技术立异和业务交流上。

“围绕古板电力运维行业的技术难题、新能源科技效劳前沿技术的生长与应用 ,开展科技立异 ,事情室一定可以成为立异结果的‘孵化器’。”提及未来 ,赵红喜信心满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