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指标全国前列,陕西科创靠什么
陕西科创再传好消息。
在科技部技术信息研究所宣布《国家立异型都会立异能力评价报告2024》中,西安市立异能力指数排名全国第7位,较2023年度上升1位。
国家立异型都会是指自主立异能力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经济社会可连续生长水平高、区域辐射刊行动用显著的都会。《报告》从立异治理力、原始立异力、技术立异力、结果转化力、立异驱动力等5大维度、30项具体指标对101个立异型都会进行综合评价。
▲ 全国都会立异能力百强榜西安位列全国第七
别的,《报告》还同步宣布了“全国都会立异能力百强榜”在参评的288个都会中,西安同样位列第7。
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陕西科创领域多项指标位列全国前列,科创结果不绝涌现,陕西科创实力受到了广泛关注。
2024年,陕西科技运动产出水平指数86.63%,较上年提升0.5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而在权衡技术转化效果的高新技术工业化效益指数方面,陕西也跃升至全国第8位,尤其是,陕西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坚持在全国第1位,陕西在推动高新技术工业化和科技立异结果转化方面取得了喜人结果。
作为科教资源大省,如何从立异端深挖高校院所“源头活水”是推进陕西科创生长的要害环节。陕西聚焦科技结果转化中“不敢转”“不肯转”“缺钱转”难题,在高校院所开展职务科技结果单列治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结果转化“三项革新”试点;这些直指焦点问题的深入革新步伐,真正为立异源头的科研事情“松了绑”。
西安航空高端密封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延超就是“三项革新”见证者和受益者。2014年起,作为西安理工大学教授的张延超领导团队自主设计构建了海内首台“高温超高速轴间对转动态密封试验平台,形成了指尖密封、石墨密封等主流密封低本钱制造工艺。不过,该项目一直没有进行工业化。
▲ 张延超领导西安航空高端密封技术有限公司团队开展研究
“三项革新”为张延超团队带来契机。2022年,陕西省第二届高校最具转化潜力科技结果遴选中,张延超团队的项目获得佳绩。2023年2月,张延超团队联合秦创原生长公司、陕西航空工业生长集团配合建立西安航空高端密封技术有限公司。秦创原生长公司通过导入系统孵化效劳,在公司建立初期快速投入运营实现平台公司资本直投、“效劳换股权”和工业资本协同,配合增进该科技结果转化落地。2023年,该项目实现营收超1000万元。2024年测试配套效劳收入将凌驾3000万元。目前公司估值已超3倍。
截至2024年,陕西科技结果转化“三项革新”试点单位抵达201家,单列结果10.6万项,转移转化结果3.6万项,建立企业2067家,晋升职称630人。这些数字的背后,则是陕西不绝引发科研人员立异活力、加速科技结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生动实践。
在“三项革新”支持下,陕西省统筹实施省级科技重大专和重点研发计划,靶向安排要害焦点技术攻关项目542项。依托省级重点科技项目和种种立异平台,攻克了北斗位置追踪、高柔型金属等要害技术700项,其中突破技术瓶颈61项、技术水平抵达国际或海内领先80项、实现国产替代20项、填补海内空白37项。在2024年国家科学奖评选中,陕西获奖数量位列全国第二。
目前,陕西的“三项革新”也正在加速从高校院所向医疗卫生机构、军工科研机构、国有企业等延伸,陕西富厚的科教资源在“三项革新”的松绑之下正在加速转换为陕西经济社会生长的强劲动力。
在释放立异端立异活力的同时,也是陕西科技立异的重要着力点。一方面要通过立异提升优势工业竞争力,实现工业升级,同时依托立异资源实现新兴工业的大力生长,陕西的科技立异在工业端做起了大文章。
2024年陕西启动秦创原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三年的生长目标和重点任务。在新一轮行动计划中,启动了光子、氢能等21个秦创原未来(新兴、特色)工业立异聚集区的建设。这些聚集区的建设将有力推动陕西在新兴工业领域的立异和生长。
在落实秦创原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的历程中,秦创原生长公司将依托优势工业打造工业立异联合体,作为链接工业端与立异端的要害举措。
由秦创原生长公司与中航工业618所共建GNC(制导、导航、控制)专业孵化平台天创航空,旗下团队孵化的“机载激光大气情况感知系统”项目,接纳遥感测速的原理获取空速、迎角、侧滑角信息,兼顾操作宁静性和机载情况适应性,突破了多项要害技术,可解决古板大气数据系统低速下测禁绝、隐身性差、校准庞大等问题,进一步提升航行器性能,目前该项目团队已拿到了中国商飞条约。别的,秦创原生长公司联正当士特打造的先进制造孵化平台,智能转向项目已孵化乐成,并获第三方战略投资;同时已与陕西能源能动科技、中车永济告竣开端相助意向。
▲ 中航工业618所
陕西也围绕优势工业链进一步加速焦点技术攻关。2024年,陕西建立“五个一批”高质量科技项目库,入库项目抵达4113项。项目涵盖了新质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陕西在科技立异方面的努力不但推动了古板工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生长,也为新兴工业的生长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增强科技立异与工业生长的深度融合,增进科技立异结果在工业中的应用和推广。
目前,陕西现代煤化工、太阳能光伏等工业领跑全国;半导体工业规模位居全国第四,工业规模近20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增速位居全国第一钛、镁金属加工量及重卡变速器产量位居全球第一。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质料等工业排名全国前列。